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执行公开>发展规划>其他规划
分享到:
索引号: f751425--2022-000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2-02-12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南昌县现代农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 浏览量:
  • 字体【      】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条件

第一节  “十三五”回顾与总结

“十三五”期间,南昌县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建设这一任务,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县为目标,按照“稳产业、调结构、保质量、争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强力推动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县现代农业在高起点上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稳中向好发展。202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2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2元。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一)农业资源整合有序推进。全县打造的五大产业园区成效显著,成为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形成了“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1+4”产业保持稳步推进。其中,粮油生产稳中有增,粮食播种面积182.2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8.74万亩;蔬菜种植持续增长,蔬菜播种面积23.01万亩,蔬菜总产量达66.91万吨;特色养殖稳步提升,生猪饲养量93.69万头,出栏69.99万头;家禽饲养量 3864.41万羽,牛饲养量41730头,其中出栏肉牛17841头;水产养殖总面积17.16万亩,水产品总起水量145205吨,其中特种水产品总量52980吨。

(二)农业产业化持续加快。大力实施的“一乡一园”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县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79家,发展家庭农场6909家,种养大户4546户;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7家、市级66家;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6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达301亿元,带动农户23.27万户;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6家、市级示范联合体6家。全县共创建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8个。扎实推进了黄马凤凰沟等8个田园综合体建设。

(三)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各类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场所不断涌现。按照“五走廊”规划要求,重点推进三条休闲走廊的建设,并进一步构建“南看黄马、北看蒋巷、中游鄱湖明珠”的休闲农业格局。重点打造了黄马凤凰沟风景区,蒋巷国鸿生态园,塔城魏家山庄、磊鑫生态园,银三角林生堂等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59户,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品牌20个(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17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品牌21(省星级农家乐7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1个、省级十佳休闲农庄3个);市级休闲农业品牌32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1个、市级精品园区3个、市级星级农家乐8个)。

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形成特色化。全县着力推进“1+4”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围绕一头猪、一只鸭、一棵菜、一条鱼,强化政策扶持、资源整合、龙头培育和平台搭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村一品”、“一乡一园”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共创建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8个,省市级示范园数量全市第一。冈上镇被评为国家级产业强镇。

(二)形成标准化。全面推进了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的原则,主要通过业务培训、安全检测及农资打假、动物疫病防控等四个方面进行强化,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体系,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三)形成品牌化。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认证和证后监管工作。全县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企业有32家,产品130个,其中:有机18家企业、89个产品,绿色13家企业40个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

三、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十三五”期间,深入开展了“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大力推进畜禽禁养区专项整治;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主要农作物综合利用率达91%。绿色生态农业稳步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得到有效推广,乡村生活污水、垃圾分类及生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连片综合治理等得到有效实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

第二节  当前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主导产业优势不够明显

粮食、蔬菜、水产、畜禽等农产品品牌不响、主导产业产地不集中、技术集成及应用程度不高;现代农业企业分布比较零散,区域分布杂乱,没有串成线、连成片的看点。

二、农产品质量监管难度大

一是农资经营及畜禽水产业点多面广,给监管带来难度;二是经营主体违法投入成本低、利润高,给监管工作带来重大压力;三是检测人员力量布局偏弱,与实际需要相差较大;四是全县农业系统存在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

三、土地流转机制待健全

一是乡镇土地流转中心作用未充分发挥,尚未正式开展好相关工作;二是乡镇土地流转数据未按要求如实上报,影响到全县土地流出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等新型经营主体,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但现用地指标非常紧张,申请用地程序相当繁琐。

四、新型职业农民缺口大

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度推进,培育符合地方需求的“有文化、 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解决新形势下“谁来种地”的必然要求。2020年底,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占比0.17%。从长久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严重不足,且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老龄化现象突出;另外,后备力量缺乏,返乡创业、兴农富农的浓厚氛围还未形成。

第三节  未来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是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施一系列有力、直接、范围广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全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发展,品牌优势逐步凸显,为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好的基础;三是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重点的新型主体,将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有利于解决技术推广落后、规模经营不大、劳力资源不足、市场对接不畅、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后劲;四是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拉大了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为我县农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五是随着国家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将进一步改革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注入新的活力,将为新一轮科技推广应用奠定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第二章总体思路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要求,切实将省委对南昌“彰显省会担当”和在全市领军、全省领跑、全国领先的工作要求落细落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为统领,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全面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进我县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南昌县在未来五年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时刻体现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一)坚持优先发展,强化领导。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业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坚持稳粮增产,确保供给。将稳定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

(三)坚持高效生态,转型提质。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完善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提高农业经营水平。

(五)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强化“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强统筹协调、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增进农民群众利益,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六)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注重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完整突出的都市现代农业布局结构。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辐射、转移。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推进“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定位。“都市”定位:立足南昌县省会近郊城市实际和都市人群消费需求,加快农业功能向休闲、生态、康养、文化等领域延伸拓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现代农业对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和贡献力量“现代”定位:以现代农业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为引领,加快发展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现代农业产业,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南昌现代农业的创新力、驱动力。“绿色”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通过降低利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增加绿色供给,打造高品质的都市农业绿色发展产业链和价值链。

江西省绿色农产品供给中心

中部地区有机农产品直采直供基地

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第四节  目标任务

“十四五”期间,南昌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大力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职业农民、智慧农业、农业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水平都取得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得到提高,着力构建“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新发展格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精神面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都得到有效提升,确保“十四五”期间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为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农业总产值14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3.5万元以上。

主要目标如下:

——2025年,通过4-5年努力,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现代农业都市属性更加凸显,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更加凸显。(1)农业“一产”:全县粮食安全、“菜篮子”有效供给有力保障,设施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四大特色产业总面积扩增至33万亩。(2)农业“二产”: 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打造营业收入超45亿的饲料产业集群、超50亿生猪产业集群、超40亿家禽业集群,引进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1个,农业招商引资总额累计超50亿元。(3)农业“三产”:力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新增20家,打造3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都市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25亿元。具体指标如下。

表1  南昌县现代农业“十四五”发展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现状值

2025年目标值

一、产业规模指标

农业总产值

亿元

121

140

畜牧业产值

亿元

30

35

粮食总产量

万吨

79

9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2.344

3.508

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

182.22

182.3

蔬菜播种面积

万亩

23.01

28

特色水产养殖面积

万亩

2.83

3.2

花卉苗木种植面积

万亩

0.03

0.1

二、生产能力指标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83.97

85

农产品加工占比

%

75

76

省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41

46

三、生态贡献指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3.43

94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90

95

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

%

10

80

第三章产业空间布局与任务行动

第一节  打造“一带四区五园”空间布局

对接南昌县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十四五”期间南昌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为“一带四区五园”:即建设环南昌绿色蔬菜产业带,开发优质绿色水稻主产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区、水产健康养殖集中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区,完善和建设高效生态园、产学研融合园、休闲观光园、民俗文化园和回乡创业示范园。

“一带”:环南昌绿色蔬菜产业带,重点包括三江、黄马、冈上、富山、向塘、塔城、武阳、八一、幽兰、塘南、南新、蒋巷等乡镇,功能定位为:立足南昌市场,以创建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为抓手,不断加强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增强蔬菜产品供给能力。

“四区”:优质绿色水稻主产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区、水产健康养殖集中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区。

——优质绿色水稻主产区:主要包括塘南、泾口、幽兰、南新、蒋巷、向塘、冈上、广福等乡镇,功能定位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面积、强化设施、提升科技、主攻单产,进一步巩固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地位。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区:主要包括南新、蒋巷、幽兰、武阳、向塘、广福、冈上等乡镇宜养区,功能定位为:以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为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转变传统养殖方式,进一步巩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

——水产健康养殖集中区:主要包括南新、蒋巷、向塘、泾口、幽兰、塔城等乡镇的大面积水域,功能定位为:以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为着力点,突破良种繁育、技术服务等薄弱环节,提高效益,进一步巩固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地位。

——农副产品加工区:主要以小蓝经开区为主,重点以煌上煌、绿滋肴、人之初、宝迪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功能定位为:以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粗加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巩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五园”:分别是高效生态园:以南新市政公用示范园为核心,沿南昌绕城高速,辐射南新乡和蒋巷镇,打造集种植加工、科普教育、特色农商于一体的大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园;产学研融合园:以工控·塘南第六产业园为核心,沿昌万公路“四精”试点线,辐射塘南镇和泾口乡,打造集农业科研、实践教学、成果孵化、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和推广于一体的产学研高度融合园;休闲观光园:以黄马凤凰沟田园综合体和空中田园为核心,沿蓝园大道、美兴公路“四精”试点线,辐射黄马乡和向塘镇,打造集观光旅游、采摘体验、休憩健身于一体的高品质休闲观光园;民俗文化园:以幽兰印智航天农业示范园为核心,南峡公路、莲塔公路“四精”试点线,辐射幽兰镇和塔城乡,打造集民俗体验、文艺表演、文创产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创意园;回乡创业示范园:以广福无花果种植基地和北头盛卉创意花卉产业为核心,沿320国道、105国道“四精”试点线,辐射广福镇、冈上镇、三江镇,打造集精品蔬果生产、高档花卉苗木种植于一体的回乡创业示范园。

第二节  产业发展的“十一”大行动

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现有“1+4”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优结构、提升转型,构建“新1+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大科技、人才支持,重点开展园区提质和品牌创建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积极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的转变。

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行动

坚持“稳粮、扩菜、调畜、优渔”产业发展导向,实施农业结构优化调整行动。

1.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细分现有农业主导产业,明确优势产业和主攻方向,加大薄弱环节、关键环节的建设力度,提升发展粮食、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农业主导产业。到2025年,力争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形成2个总产值达10亿元左右的特色优势农产品。

2.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坚持“稳存量、扩增量”的原则,重点开展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设施建设,扩大设施蔬菜、水果、花卉苗木、中药材种植规模。通过引进新品新技术等方式,加快现有的基地提升改造,提高生产效益。在土壤、灌溉、交通便利的地区,加快发展一批新基地,推进大棚、喷滴灌等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水、电、路等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带动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稳定粮食总产和提高粮食单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服务水平,确保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通过引进新品新技术等方式,加快现有的基地提升改造,培育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稻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提高生产效益。扩大优质稻和再生稻生产比重,提高种粮经济效益,重点在塘南、泾口、幽兰、南新、蒋巷、向塘、冈上、广福等乡镇发展粮食产业,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9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力争达到90万吨以上。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积极推行统一育供秧、统一植保、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烘干等社会化服务。抓结构调整,促提质增效,优化水稻品种植结构,推广“籼改粳”,切实提升优质稻的种植水平。

——创建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和发展绿色蔬菜。围绕“扩规模、提质量、保供给、增效益”的工作目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蔬菜生产基地,发展春提前、秋延后设施蔬菜,不断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稳步提升蔬菜生产能力、质量水平和保障能力。重点打造塘南镇、幽兰镇、塔城乡、武阳镇、向塘镇、三江镇蔬菜优势产区,蒋巷镇、南新乡、泾口乡、八一乡、银三角管委会、冈上镇、广福镇、黄马乡等乡镇同步发展,合理安排蔬菜生产。以塘南工创、幽兰印智、塔城鑫茂、武阳新和源、向塘龙豪等标准化蔬菜基地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县蔬菜基地标准化创建。力争2025年蔬菜播种面积达28万亩、产量达84万吨。

——调整生猪和水禽养殖。提升家禽和水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大力推行无公害瘦肉型生猪养殖技术,在宜养区域内引进年出栏10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基地,形成以南新、蒋巷、幽兰、武阳、向塘、广福、冈上等乡镇为重点的生猪生产力布局,力争2025年肉类产量达11.5万吨;畜禽产业产值达35亿元;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抓好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标准化养殖,重点发展大宗水产品生产,推广以“六大品种”为基础的特色养殖等高效模式,重点抓好南新、蒋巷、塘南、泾口、幽兰、塔城、向塘等乡镇的特种水产养殖产业。力争到2025年,特种水产养殖面积3.2万亩,特种水产品起水量达6.5万吨。

专栏1 南昌县现代农业重点发展产业

粮食产业:重点在塘南镇、泾口乡、幽兰镇、南新乡、蒋巷镇、向塘镇、冈上镇、广福镇等乡镇,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30万亩。

蔬菜产业:重点在蒋巷镇、南新乡、塘南镇、泾口乡、幽兰镇、向塘镇、黄马乡等乡镇打造一批示范蔬菜基地,继续推动塔城乡、武阳镇、三江镇、银三角管委会等蔬菜优势产区及其他乡镇同步发展,建设环南昌绿色蔬菜产业带。

生猪产业:形成以南新、蒋巷、幽兰、武阳、向塘、广福、冈上等乡镇为重点的生猪生产力布局,力争肉类产量达11.5万吨。

水产养殖业:重点抓好南新、蒋巷、塘南、泾口、幽兰、塔城、向塘等乡镇的以网箱养鳝、龟鳖类、鳜鱼、小龙虾、鲈鱼、黄颡鱼等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产业。

休闲农业:着力打造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星级农家乐,力争2025年休闲农业大户新增20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达到18个、省级休闲品牌(星级农家乐、休闲示范点、十佳农庄等)达到25个、市级休闲品牌(星级农家乐、休闲示范点、精品园区等)达到40个。

二、现代农业园区提质行动

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园、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园及生产基地建设。

1.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南昌县塘南工控“第六产业园”、印智航天农业园、市政公用生态农业园等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建设。二是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以煌上煌、绿滋肴、人之初、玉恒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企业为重点,打造小蓝农产品加工物流先导区。

2.推进田园综合体示范建设。按照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文旅“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南昌县“南新薪火”市级示范田园综合体建设,将“南新薪火”田园综合体打造成为“三产”融合型田园综合体。到2025年市级示范田园综合体全面建成并运营,成为新产业新业态载体南昌样板。

3.推进现代乡村特色产业园建设。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引导、现代农业主体经营、农民群众受益的思路,依托粮食、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建设南新乡、塘南镇、幽兰镇、武阳镇和冈上镇等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灵活、产业链比较完整的现代乡村特色产业园。到2025年,累计创建现代乡村特色产业园20个。

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

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仓储和物流运输能力。

1.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以煌上煌、绿滋肴、人之初、苗旺为重点的“领军型”企业,以工控(塘南)、市政(南新)、空中生态为重点“成长型”企业,以天韵、悦美滋为重点的“雏鹰型”企业。到2025年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营业收入380亿元。

2.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管理有方、经营有效的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合与合作,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联盟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到2025年,全县市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16家,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和示范性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300家和7560家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0家。全县土地规模化流转率达到72%以上。

3.完善农业产业链建设。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建设一批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生产基地,构建一批优势产业链,打造农业领域过百亿超千亿产业集群。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到2025年,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力争突破76%。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物流,大力推进农产品骨干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和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仓储和物流运输能力。到2025年,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

四、农业新业态培育行动

坚持“现代农业+”战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依托先进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积极发展农村新业态。

1.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展现“水乡”特点,结合绿色农业,发展亲子采摘、垂钓等休闲产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国家旅游景区、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星级园区。全面提升“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省内一流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支点、新引擎,农民脱贫增收的新模式。大力开发乡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依托特色资源,打造“三线三区”的休闲农业总体布局框架。按照做大数量、提升质量、串点成线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一是以蓝园大道为主线,依托凤凰沟风景区、凤凰山庄、岭前生态园三大休闲主体,打造南部凤凰休闲旅游区;二是以莲塔公路为主线,依托懿康农庄、海湾农庄、芳溪湖生态农庄、玉明生态园、祝家山庄、磊鑫生态园等休闲农业主体,打造中部水岚休闲旅游区;三是以蒋巷大道为主线,依托国鸿生态园、湖光山舍、南新庄园等休闲主体,打造北部近郊休闲旅游区。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全力推进8个高质量的田园综合体或休闲观光农业园观光休闲,掀起全县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新高潮。到2025年,力争经营主体新增20个,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25亿元,接待人次突破1000万人次,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3条。

2.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加快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产业智慧化。积极推广应用省级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应用和农业农村大数据的有效汇集。着力打造昌南农鲜智慧交易中心,提升益农信息社可持续运营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

3.积极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大力培育建设一批民宿经济、健康养老、美丽经济等农业农村新业态,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以休闲农业活动月和农民丰收节为主阵地,做大做强凤凰沟樱花节等系列花展节庆活动。加快培育农业生物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创意农业等,培育新的增长点。传承和弘扬农业传统文化和山水文化,支持举办以推广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展销和科普活动,鼓励建设与产业一体的农博园、博览馆,培育农业文化产品,丰富农业文化内涵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五、农业招大引强行动

坚持扩大农业开放发展,做好农业推介和招商工作,紧抓国家、省的开放政策,鼓励和支持外向联合发展。

1.深入实施农业“引进来”。 围绕“扩大农业开放,促进农民增收”主题,立足高效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对我县莲塔公路、昌万公路、蓝园大道等9条“四精”线路和高铁沿线进行招商布局。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保鲜仓储冷链物流、产业融合、农业企业总部等项目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努力引进一批外商、央企、上市公司等在我县投资都市现代农业,做好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0万头生猪养殖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引进具有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深度交叉融合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项目;引进具有农业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能力及科普、体验、示范、观光功能的农业发展平台。到2025年,累计完成农业招商引资50亿元。

2.积极开展农业“走出去”。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省里打造“一圈两轴三区” 的重大机遇,支持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走出去”。 积极引导煌上煌、赣粮公司、瑞祺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将产能、装备、技术、管理、标准和资本打包整合,“抱团出海”;支持帮助我县企业加入国家农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加强央地合作“搭船出海”。利用农产品博览会等各类平台,充分发挥我县生态优势和农业品牌优势,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农产品促销活动,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走向全省、全国及国际市场。

六、农业人才培养引进行动

加强实施人才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引进,努力提高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1.加强乡土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深入推进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工作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挖掘培养一批能人工匠和“田教授”“土专家”。深化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农业科学院等院校的人才科技交流合作,促进院(校)企对接,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潜能,积极发挥院(校)农业教学、培训、科研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强化南昌县乡村振兴的人才与科技供给。

2.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

3.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引进。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搭建发挥作用平台,鼓励引导更多在外成功人才、新乡贤返乡投资农业、建设农村。

七、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着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引进和研发创新,加大绿色高效机械装备的推广使用,提高农机化水平。

充分发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益,大力支持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的推广使用,提高农机化水平,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加强农机运用指导,引导农机经营主体向“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互联网+农机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到力争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农机总动力保持平稳增长。

八、农业品牌创建行动

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有效衔接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提升县乡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服务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或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自检或委托检测,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确保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到2025年,全县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100个,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行业安全生产事故。

2.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快推进凤凰沟蚕桑系列、煌上煌烤卤制品、三江镇萝卜腌菜等农产品品牌建设,增创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品质,实现农业大县向品牌大县转变。整合资源,开展“新三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要素整合,积极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工作,大力挖掘和培育优质稻米、畜牧水产、蔬菜水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四大优势区域特色区域品牌,唱响和促进“莲塘麻鸭”地理标志商标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我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推进优质稻米渔区品牌建设,逐步形成1-2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优质大米区域品牌,加大对 “昌碧”、“粮环”等优质大米品牌培育力度。力争到2025年,把煌上煌、秀挹三江打造成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把南昌县稻谷创建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10个优质农产品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1.规范生猪养殖管理。强化禁养区生猪养殖场巡查,巩固生猪退养成果,做好非禁养区生猪养殖场日常监管,加快推进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沼气工程,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做好耕地质量监测,抓好受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加大水生野生资源保护,开展渔业增殖放流,不断增强城乡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3.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大力开展水稻秸秆还田、水稻秸秆饲料化、种养循环集成、副产品产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集成等技术试验,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十、农业安全保障行动

1.加强粮食收储管理。开展好储备粮普查、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督促储存企业抓好县级储备粮轮换,推进粮食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升级,确保全县不出现“卖粮难”问题,保障全县粮食稳定供应。

2.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健全县、乡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建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切实落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加强风险监测,确保本辖区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健全重大动植疫病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动植物重大疫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国家强制免疫、动物检疫申报、动物疫情监测、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制度,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85%以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疫情。

4.降低农业自然风险。扩大水稻、蔬菜等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争取蔬菜、经作、水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保险政策,积极开展相关试点,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规模,提升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

十一、农村集体经济壮大行动

1.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按照“核资产、建制度、定思路、创实体”的发展思路,支持鼓励村集体通过激活集体资金、盘活集体资产、用活集体资源、发展土地托管经营服务、整合村集体土地资源、兴办实体经济、招商引资等路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给村集体经济发展“输血”,全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到2025年,全县基本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重点在金湖、银湖、东新、蒋巷、向塘等乡镇新培育15个年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

2.壮大农村创新创业群体。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返乡下乡人员进入农村,推动创新创业群体多元化。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各类创新创业群体依托产业链创业发展。夯实基层公共创新创业服务基础,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强与金融部门和创新创业基金等合作,联合搭建对接平台,支持农村创新创业优秀项目。依托推进南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重点抓好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鄱阳湖鸭制品一二三产业融合“星创基地”、南昌同心紫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同心蜜蜂园等“星创天地”建设。

第四章现代化农业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彰显省会担当、推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人员从县直相关单位抽调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推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各乡镇(街道、园区)和县级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对照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职责,细排工作计划,层层抓好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

在用好用足国家、省、市原有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系列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加大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全县各职能部门要根据都市现代农业重大重点项目的具体情况,在人才、用地、财政、税收、金融、审批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推动项目顺利落户、建设和投产。

三、统筹要素保障

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支持符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条件的都市现代化农业项目发行债券筹资建设,积极探索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工商资本、金融信贷资金和外资、台资等投资农业。积极落实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四、突出改革创新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激活农业生产要素。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鼓励各方以土地、资金、技术参股,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五、严格督导考核

我县都市现代农业十一大行动考核结果将纳入到全市高质量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大对都市现代农业十一大行动推进情况实行定期督导调度通报,每季度提请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听取推进情况汇报。实时监测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推进情况,对进展不力、工作不作为的进行通报问责,对推进有力、效果明显的给予奖励。将都市现代农业十一大行动推进情况列入干部考察重要内容。大力宣传推介我县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举措、典型经验和工作实绩等,营造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  录

附表1  南昌县重点企业“十四五”期间现代农业项目建设计划表

序号

企业名称

项目位置

项目建设内容

1

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小蓝大道以北、金沙三路以西

建设10万吨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建筑面积约9744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3000万元。

项目位于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小蓝中大道66号

利用5G等网络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内网,建立一套全新的5G高质量网络和新零售营销中台系统,打通设备互联环节,项目计划总投资11000万元。

2

江西田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县南新乡南新庄园

建设研发大楼1栋,面积5280㎡,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设连栋玻璃温室大棚1栋,占地面积400㎡,总投资250万元;建设陶瓷研学基地大楼1栋,面积1200㎡,计划投资600万元,其中包括:陶瓷亲子拉坯教学室、陶瓷烧坯房等、陶瓷文化展馆等;建设连栋玻璃温室大棚1栋,占地面积400㎡,总投资250万元;建设农产品冷链仓库一栋,计划投资680万元;建设康养民宿群,计划投资1200万元;园区道路白改黑,计划投资500万元。

3

江西玉恒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县泾口乡

建设一个规模5000亩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①绿色种植区4500亩;②农事体验区500亩,以及各项配套基础设施。计划总投资3亿元。

4

江西新和源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县武阳镇

花卉种植:连栋钢构大棚20亩、智能温控大棚1500平方米及游步道、生态隔离设施、鱼塘护坡等配套设施;蔬菜种植:单体钢架大棚11000平方米,配套滴灌16亩,窨井7座,园区道路路基平整6600平方米,道路硬化1270立方米。计划总投资736.50 万。

5

益海嘉里(南昌)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县南新乡

建设“中央厨房”项目,投资预算1亿元;建设“面粉厂”项目,投资预算1.6亿元,主要建设有原料仓、原料筒仓、日加工能力1500吨/天的制粉车间、挂面加工车间、成品仓库及其他配套设施。

6

南昌工创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市区东郊塘南镇镇西区域张溪村

建设打造一个“农科智谷”—双创中心以及“科创智谷”—现代设施农业区。占地1224.069亩,总投资约5.09亿元(已完成投资3.2亿)

7

南昌市政公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县南新乡周坊村

建设研学配套设施,计划投资2亿元。

8

江西印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南昌县幽兰镇江陂村纱厂街

建设电商大楼,酒店,冷链仓储,康养中心。计划投资1.8亿元。

9

江西凤凰山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县向塘镇梁西村蓝园大道口

升级改造、扩建,包括农家餐厅和研学设施改造、高端果蔬基地扩建、水泥路面改造300万。计划投资2580万。

10

南昌苗旺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南昌县冈上镇

建设南昌苗旺鸭苗交易及研发中心:①鸭苗集散基地,占地面积80亩,致力于提供一个全国性的专业化禽苗交易平台;②建设科研育种中心,占地面积15亩,与农科院合作,用于培育开发新品种。计划投资2.6亿元。

关联稿件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