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m948540--2024-0009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南昌县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4-01-10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南昌县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 浏览量:
  • 字体【      】

2023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和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以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为着力点,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等工作上认真部署,统筹谋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工作亮点情况。

(一)积极推进“幸福社区”星级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幸福社区”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多样、高质的社区服务。经省民政厅审定,我县今年有5个社区被评为五星社区、5个社区被评为四星社区、2个社区被评为3星社区。另外,莲塘镇莲安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主任钟松梅被评为2023年江西省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二)积极做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的申报工作。我局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和相关单位对三江镇千年古镇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和论证,以确保申报的古镇符合相应标准。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寻求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申报材料。最终,三江镇成功被纳入江西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三)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相关工作。入选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先进典型共5个,其中移风易俗“好家庭”1个、婚事新办“好公婆”1个、孝老爱亲“好媳妇”1个、不要彩礼“好岳父母”1个、弘扬新风“好理事长”1个。

(四)积极打造社工站“六化”示范点。积极链接社会慈善力量,培养树立社工服务品牌项目,三江镇和南新乡社工站被评选为省级“六化”示范站点。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质增效,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质效。一是完成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标工作。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60元,达到每月915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70元,达到每人每月1190元;自理、半失能、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00元,370元和1480元;从2023年1月1日执行。截至目前,全县低收入人口有19233户29831人,其中低保对象17461户27428人,特困对象1749户1828人,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对象23户42人,低保边缘对象533 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9257.92万元。开展临时救助1046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43.49万元。坚决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 解决了困难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提高了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大力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大力开展社会救助宣传月活动,今年全县共开展社会救助现场咨询23次,接待群众2600余人次,张贴海报120余张,发放政策宣传单页12000余张,让“社会救助 温暖万家”主题深入人心。三是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制订《南昌县关于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方案》,构建县、乡镇(处)、村(居)“三级联动”机制,健全基层主动发现人员队伍,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逐步形成覆盖城乡、上下衔接、政社联动的主动发现网络。积极推广“赣服通社会救助申请码”进行申请自主救助,畅通自主申请渠道,简化社会救助申请、审核确认流程,提高社会救助效率。三是持续开展特困对象探视巡访。为全县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开展探视巡访服务,构建“特质+精神”救助新模式。目前已经开展特困对象探视巡访7899人次,为特困户提供测量血压、聊天家常、卫生打扫、安全宣传、健康指导等贴心服务。

(二)攻坚破难,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品质。一是及时发放“一老一小”补贴补助。强化“一老一小”基本生活关爱保障,落实各项救助补助政策。为全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实施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累计发放高龄津贴3052.87万元。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核查工作,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保障,落实精准认定和精准救助要求。今年共新增2名散居孤儿、6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累计发放资金488万元。持续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共发放助学金7.7 万。二是着力补齐“一老一小”设施短板。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建设农村颐养之家,推动“幸福餐桌”。打造了12个社区城市助餐点。逐步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根据本县实际情况,采取选点摸底、合理规划、先易后难、逐步撤并的方式进行。目前已完成莲塘镇、八一乡、富山乡、东新乡、塘南镇敬老院撤并工作,同时对向塘镇、冈上镇、幽兰镇和武阳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的提升改造工作,最终基本形成“1+4”城乡公办养老机构整体布局。持续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院运营,已打造两个嵌入式养老院,实现了居家就近养老,社区养老。持续提升儿童福利设施建设,今年已新建儿童之家 2个。三是有效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机制,全县共配备20名儿童督导员,378个村(社区)配备了村(居)委会儿童主任,举办了乡镇儿童督导员、村级儿童主任培训班,参训率100%,强化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职责落实,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对重点儿童开展监护状况和心理健康专业评估,建立“一人一档”心理健康档案,落实兜底监护和心理干预服务。加强对老人的探视探访,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2千万元,为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提供每月不低于2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为分散特困供养老年人、失独老年人、70周岁以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8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五类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800户。

(三)创优服务,提升社会事务保障水平。一是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落实补贴定期复核机制,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922.681万元。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强化部门联动,积极与公安、卫健等部门密切合作,对桥梁、涵洞、车站、菜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巡查,主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站内照料、心理疏导、寻亲、返乡等服务,对长期滞留,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人员按文件要求落户安置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确保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都能得到及时救助。目前已寻亲成功 25 人,现已护送返乡(联系家人接回)25人。二是创新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按照现代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工作思想,在原城纪打造集婚姻登记、颁证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婚姻文化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5A标准婚姻服务场所。同时按要求撤销乡镇婚姻登记处9个。推行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全面完成历史婚姻登记档案整理及档案数字化22.05万件。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截至目前共进行离婚调解211对,调解成功29对,暂缓离婚38对。

(四)提档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一是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工作。联合县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对全县村、社区机制牌子、证明事项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分级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时间进度和责任主体,层层压实责任,一个村一个村,一个社区一个社区进行排查抓落实。据统计,此次共清理机制牌子2063块,其中村、社区外部挂牌607块,内部挂牌1456块,证明事项3项,制度上墙1361块。二是持续优化区划地名管理。按照省、市整体部署如期完成5条乡镇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申报程序,对我县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确保我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充分发挥社工站专业服务。聚焦民政领域服务对象实际需求,持续以‘一老一小一困一残’为服务导向,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开展政策咨询、调查评估、探访巡视、心理疏导、关系协调、社会融入等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全县站点共计开展入户探访2726户,社区活动832场,个案170节,小组210节,服务总人数达37352人次。及时汇集服务素材进行宣传推广,累计发表735篇媒体报道,其中国家级报道2篇,省级32篇。四是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不断加强。切实抓好社会组织年检工作,采用线上+线下年检方式,指导社会组织注册账号、填报信息、答疑解惑累积460余次,线上+线下审核并反馈结果累积356家,督促其进行整改6家,依托年检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建设。完善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指导乡镇做好“救急难”互助社和“老年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社区社会组织备案3347个。持续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行为整治。联合县市监局、县教育局开展违规收费行为排查。健全社会组织乱收费行为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截至目前,未收到社会组织乱收费行为举报和发现相关违规收费现象。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联合相关业务主管单位对名存实亡的社会组织进行清理,整改一批内部治理混乱的社会组织,激活了一批效能不高的社会组织,有效推进社会组织内部治理优化发展。

(五)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治理效能。一是加强建章立制。婚嫁移风易俗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重视和职能部门支持,下发了多个文件,建立了协调议事机构。重点指导全县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对村(居)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将彩礼限额标准、红白事操办标准纳入村(居)规民约进行治理和约束。全县263个村、132个社区已全部依法修订了村规民约。加强对村(居)规民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村(居)规民约的规范完善工作纳入移风易俗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红白理事会,重新修订了红白理事会章程,进一步规范了职责,同时建立了理事会成员分片划区责任制,对红白事全过程参与监督管理,做到事前报备,事中监管,事后跟踪。二是加强宣传发动。宣传文明新风,把抵制高价彩礼、推进婚嫁移风易俗与普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普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充分了解婚姻家庭的权利和义务,推动青年男女树立良好的婚姻观和家庭观,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依托婚姻登记机关平台融入发放《婚事新办告知书》、开展婚事新办问卷调查、签订《婚事新办承诺书》等形式,倡导与推动培育婚事时代新风。同时利用“民情连心桥”下网格开展下基层实地抽查调研、大力宣传彩礼标准等,倡导推动婚事移风易俗,共发放宣传折页及倡议书2万余份。倡导丧事简办,利用每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群众集中祭扫契机,大力推行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文明祭祀,广泛开展殡葬改革工作宣传,大力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生态节地安葬、文明低碳祭扫工作,引导群众革除丧葬陋习,推动形成文明节俭办丧事的社会新风尚。三是加强督导监测。严管殡仪市场,县殡改办牵头市监等部门,开展殡葬用品市场专项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检查祭祀用品销售经营户40家、发放倡议书400余份,接受居民咨询200余人次,祭祀用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动态监测彩礼,县婚姻登记处按照各地结婚登记办证的30%的量进行抽查,安排人员开展“月度”彩礼动态监测工作,每月形成一个平均值,动态监测的真实结果及排名及时“点对点”下达各乡镇,并进行提醒或相关工作提示。开展专项行动,针对占道殡葬隐患频发问题,县殡改办、县道专委通过天网系统每天对全县境内占道殡葬、出水进行督查。在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通报占道殡葬隐患,我县明显下降,占道殡葬行为得到有效整治。整治散埋乱葬,大力开展昌景黄铁路沿线和赣抚尾闾抚项目沿线坟墓整治,共“迁、平”坟墓7596座,基本实现了“三沿”可视范围内看不到散葬坟墓。严管骨灰流向,为加强千秋堂管理,从今年3月1日起实行骨灰盒贴标管理,对在县殡仪馆火化装灰后的骨灰盒全部进行贴标,乡镇凭标进入骨灰堂安放,有效遏制了“阴阳盒”问题的发生。四是加强示范带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履行丧事简办、婚事新办要求,示范榜样先行,严格执行“两报告一承诺”制度,真正发挥领导干部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

(六)兜牢底线,提升安全责任防范能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县财政投入资金对部分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实施了消防提升改造,同时每年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市监、住建等部门对我县养老机构常态化多批次开展联合监管执法检查,精细排查物品采购、食品卫生安全、消防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年进行安全隐患排查5次,共发现安全隐患15项,下发了督办函均已完成整改。

三、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落后观念影响,群众丧葬陈规陋习根深蒂固,殡葬占道现象时有发生。

(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宣传形式单一,覆盖面偏低,群众知晓率不高。

四、下一步打算

(一)聚力民生保障,兜牢社会救助底线。一是持续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困难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多项救助补助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作。二是加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救助经办人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我县社会救助水平。三是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从“被动申请”向“主动发现”转变。

(二)守护一老一小,绘就最暖民生底色。一是倾情呵护未来。全方位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强化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职责落实,加强对困境儿童关心关爱和走访,督促监护责任落实。持续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核查工作,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保障,落实精准认定和精准救助要求。二是用心用情助老。保障农村颐养之家可持续运营。实现颐养之家行政村全覆盖,鼓励乡镇覆盖至自然村,按省民政厅“四助五有”标准建设,持续抓好农村颐养之家运营,鼓励全面开展助餐,充分保障助餐补贴下达及时、准确。完善南昌县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县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监管内容及范围,扎实做好我县数字养老及智慧化监管进一步实现机构、社区、站点县级实时监管。综合考虑地区人口密度、老龄化程度及分布状况,合理布局、科学选址,打造10个日间照料中心。

(三)聚焦重点项目,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打造4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根据省、市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新标准、高要求着力打造4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聚焦提升服务管理水平,配齐配强护理人员团队,辐射周边体量小、管理跟不上的敬老院,在保障特困人员应收尽收的前提下,先向社会开放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进一步提升入住率。二是打造4个“一老一小”幸福院。根据老年人、儿童的需求,因地制宜设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设施、儿童游玩学习的场所。打造武阳镇朱坊村、塔城乡北洲村、莲塘镇莲安南路社区、银三角管委会银恒社区四个“一老一小”幸福院。

(四)助力乡风文明,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在宣传教育、村民自治等方面下功夫,把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作为“治风”主要抓手,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推行“厚养薄葬”理念,培育和推广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充分利用婚姻登记处、村(社区)等宣传平台,通过新人公开承诺、宣读结婚誓言、婚姻家庭辅导、婚俗改革成果展示等方式,引导新婚当事人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奢华婚礼,传递绿色文明婚俗理念。创新推进移风易俗规范化建设,积极打造特色亮点示范点,依托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

(五)奋力创新破难,优化基层治理模式。一是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完成明年社会组织年检工作,联合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引领和督导,深化联合监管,党建工作机构工作协同,强化职责衔接。持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顿工作。二是继续发挥社工站作用。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民政领域重点人群,开展“五社联动”,推进多方协同,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服务等方面开展服务。三是落实地名区划管理工作。加大“乡村著名行动”的推进力度,督促指导有条件的乡镇制订出符合当地实际、彰显地方特色的乡村道路命名方案。严格按照程序开展道路命名工作,做好地名备案公告工作,加强对道路路牌的巡查。四是规范指导城乡社区治理。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着力推进城乡社区协商民主。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制定完善社区议事协商目录。进一步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分级培训制度,完善社区工作者“进、管、考、出”工作机制。着力推进“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实现信息集中汇聚、统一管理、动态更新,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智慧化、便捷化水平。全面实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65天不打烊”,建立错时延时轮班值班制度。

(六)突出问题整改,抓实巡察整改工作。严格对照巡察反馈意见,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跟踪问效,推动所有整改问题清零见底、抓实见效,着力在推动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努力以巡察整改的新成效推进我县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扫码浏览